14
2020
-
12
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廣泛動員全社會參與美麗中國建設
黨的(de)十(shi)九大將美(mei)麗中(zhong)國作為建設(she)社會(hui)主義現代化強國的(de)重(zhong)要目標。前不久,黨的(de)十(shi)九屆五中(zhong)全(quan)會(hui)對“十(shi)四五”時期和(he)2035年生態環境(jing)保護和(he)美(mei)麗中(zhong)國建設(she)提出更加明確具體的(de)目標任務(wu)。
自2018年起,生(sheng)(sheng)態環(huan)境部、中央文明(ming)辦、教育部、共(gong)青(qing)團中央、全(quan)國(guo)(guo)婦聯(lian)共(gong)同在(zai)全(quan)國(guo)(guo)范圍部署開展“美麗中國(guo)(guo),我是行(xing)動(dong)者”主題(ti)實踐活動(dong),宣(xuan)傳教育和組織動(dong)員(yuan)(yuan)社會(hui)(hui)各界參(can)與(yu)美麗中國(guo)(guo)建(jian)(jian)設取得(de)的(de)積極(ji)進展和顯著成效。新的(de)歷(li)史(shi)時期(qi),我們必須堅持以(yi)習(xi)近(jin)平新時代(dai)中國(guo)(guo)特色社會(hui)(hui)主義思想(xiang)(xiang)特別是習(xi)近(jin)平生(sheng)(sheng)態文明(ming)思想(xiang)(xiang)和習(xi)近(jin)平總書記關于宣(xuan)傳思想(xiang)(xiang)工(gong)(gong)作重要論述為指導,貫(guan)徹落(luo)實黨的(de)十九屆(jie)五中全(quan)會(hui)(hui)精(jing)神,謀劃開展“十四五”生(sheng)(sheng)態環(huan)境領域宣(xuan)傳和動(dong)員(yuan)(yuan)工(gong)(gong)作,推動(dong)全(quan)社會(hui)(hui)積極(ji)踐行(xing)綠色生(sheng)(sheng)產生(sheng)(sheng)活方(fang)式(shi),構建(jian)(jian)全(quan)民參(can)與(yu)行(xing)動(dong)體系(xi),為美麗中國(guo)(guo)建(jian)(jian)設凝聚更(geng)廣(guang)泛的(de)社會(hui)(hui)共(gong)識、匯聚更(geng)強(qiang)大的(de)奮進力量。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論述
美(mei)麗中國建(jian)設同每個人(ren)息息相(xiang)關,習近(jin)平(ping)總(zong)書記指出(chu),生(sheng)態(tai)文明(ming)(ming)是(shi)人(ren)民群眾(zhong)共(gong)(gong)同參與(yu)共(gong)(gong)同建(jian)設共(gong)(gong)同享有(you)的事業,要把建(jian)設美(mei)麗中國轉(zhuan)化(hua)為(wei)全體(ti)人(ren)民自覺行動(dong)。他強(qiang)調,要加(jia)強(qiang)生(sheng)態(tai)文明(ming)(ming)宣傳(chuan)教育(yu),強(qiang)化(hua)公眾(zhong)環境意識,推(tui)動(dong)形(xing)成節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ming)(ming)健康的生(sheng)活方(fang)式(shi)和消費(fei)模式(shi),形(xing)成全社會共(gong)(gong)同參與(yu)的良(liang)好風尚。
在(zai)2018年(nian)5月18日召開的全(quan)國生(sheng)(sheng)態(tai)(tai)環(huan)(huan)境(jing)保護(hu)大會上(shang),習近平總(zong)書記發表了重要(yao)(yao)(yao)講話,正式確(que)立了習近平生(sheng)(sheng)態(tai)(tai)文明思(si)想,明確(que)要(yao)(yao)(yao)堅(jian)(jian)持(chi)(chi)生(sheng)(sheng)態(tai)(tai)興則(ze)文明興,堅(jian)(jian)持(chi)(chi)人與自然和(he)諧共(gong)生(sheng)(sheng),堅(jian)(jian)持(chi)(chi)綠水(shui)青山(shan)就是(shi)金(jin)山(shan)銀山(shan),堅(jian)(jian)持(chi)(chi)良好的生(sheng)(sheng)態(tai)(tai)環(huan)(huan)境(jing)是(shi)最普惠的民生(sheng)(sheng)福祉,堅(jian)(jian)持(chi)(chi)山(shan)水(shui)林田湖草(cao)是(shi)生(sheng)(sheng)命共(gong)同體,堅(jian)(jian)持(chi)(chi)用最嚴格(ge)制(zhi)度最嚴密(mi)法治保護(hu)生(sheng)(sheng)態(tai)(tai)環(huan)(huan)境(jing),堅(jian)(jian)持(chi)(chi)建(jian)設(she)美(mei)麗中國全(quan)民行動(dong)(dong),堅(jian)(jian)持(chi)(chi)共(gong)謀全(quan)球(qiu)生(sheng)(sheng)態(tai)(tai)文明建(jian)設(she)。習近平生(sheng)(sheng)態(tai)(tai)文明思(si)想內涵(han)豐(feng)富(fu)、博(bo)大精(jing)深,是(shi)指(zhi)導(dao)生(sheng)(sheng)態(tai)(tai)文明建(jian)設(she)的總(zong)方(fang)針、總(zong)依據和(he)總(zong)要(yao)(yao)(yao)求,也為(wei)做好生(sheng)(sheng)態(tai)(tai)環(huan)(huan)境(jing)領域宣(xuan)傳和(he)動(dong)(dong)員工(gong)作提供(gong)了根(gen)本遵循和(he)行動(dong)(dong)指(zhi)南。
關(guan)于(yu)生(sheng)(sheng)態(tai)環境(jing)(jing)宣傳和(he)(he)輿(yu)論引(yin)導,習近平總書(shu)記強(qiang)調,要(yao)(yao)及時(shi)發布權威信息(xi),加強(qiang)輿(yu)情引(yin)導。要(yao)(yao)做好(hao)宣傳輿(yu)論引(yin)導工作,營(ying)造(zao)崇(chong)尚(shang)生(sheng)(sheng)態(tai)文明的(de)(de)(de)(de)良好(hao)氛圍。關(guan)于(yu)生(sheng)(sheng)態(tai)道德建(jian)設,習近平總書(shu)記指出(chu),要(yao)(yao)增強(qiang)全民節約意識(shi)、環保意識(shi)、生(sheng)(sheng)態(tai)意識(shi),培育生(sheng)(sheng)態(tai)道德和(he)(he)行為準(zhun)則。要(yao)(yao)倡導簡約適度、綠(lv)(lv)色(se)低(di)碳(tan)的(de)(de)(de)(de)生(sheng)(sheng)活方式(shi),反對(dui)奢侈(chi)浪費(fei)和(he)(he)不合理消費(fei),通過生(sheng)(sheng)活方式(shi)綠(lv)(lv)色(se)革命,倒逼生(sheng)(sheng)產方式(shi)綠(lv)(lv)色(se)轉型(xing)。關(guan)于(yu)生(sheng)(sheng)態(tai)文化建(jian)設,習近平總書(shu)記強(qiang)調,要(yao)(yao)倡導尊重自然(ran)(ran)、愛護(hu)自然(ran)(ran)的(de)(de)(de)(de)綠(lv)(lv)色(se)價值觀念,讓(rang)天藍(lan)地綠(lv)(lv)水清深入(ru)人心,形成深刻的(de)(de)(de)(de)人文情懷(huai)。要(yao)(yao)加快建(jian)立健全以生(sheng)(sheng)態(tai)價值觀念為準(zhun)則的(de)(de)(de)(de)生(sheng)(sheng)態(tai)文化體(ti)(ti)系。要(yao)(yao)讓(rang)生(sheng)(sheng)態(tai)環保思想成為社(she)會生(sheng)(sheng)活中的(de)(de)(de)(de)主(zhu)流文化。關(guan)于(yu)公(gong)眾參與(yu),習近平總書(shu)記提出(chu),要(yao)(yao)構建(jian)政(zheng)府為主(zhu)導、企業為主(zhu)體(ti)(ti)、社(she)會組織和(he)(he)公(gong)眾共(gong)同參與(yu)的(de)(de)(de)(de)環境(jing)(jing)治理體(ti)(ti)系。開(kai)展全民綠(lv)(lv)色(se)行動,動員全社(she)會都以實際行動減少能源資源消耗(hao)和(he)(he)污(wu)染排(pai)放(fang),為生(sheng)(sheng)態(tai)環境(jing)(jing)保護(hu)作出(chu)貢獻。
黨的十八(ba)大(da)(da)以來,以習近(jin)平同志為核心(xin)(xin)的黨中(zhong)(zhong)央(yang)把(ba)宣傳思想(xiang)(xiang)(xiang)(xiang)工作(zuo)擺(bai)在全局工作(zuo)的重(zhong)要(yao)位置,提(ti)(ti)出(chu)了一系列新(xin)思想(xiang)(xiang)(xiang)(xiang)新(xin)要(yao)求。習近(jin)平總書記強調,做(zuo)好(hao)新(xin)形勢(shi)(shi)下宣傳思想(xiang)(xiang)(xiang)(xiang)工作(zuo),必須把(ba)統一思想(xiang)(xiang)(xiang)(xiang)、凝(ning)聚(ju)力量作(zuo)為中(zhong)(zhong)心(xin)(xin)環節。必須自覺承擔起舉(ju)旗(qi)(qi)幟、聚(ju)民(min)心(xin)(xin)、育新(xin)人、興文化、展(zhan)形象(xiang)的使命(ming)任務(wu)。必須擔負起建設具有強大(da)(da)凝(ning)聚(ju)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戰(zhan)略(lve)任務(wu)。要(yao)把(ba)培養擔當民(min)族復興大(da)(da)任的時代(dai)新(xin)人作(zuo)為重(zhong)要(yao)職責。要(yao)引導廣(guang)大(da)(da)文化文藝工作(zuo)者深入生(sheng)活、扎根人民(min),把(ba)提(ti)(ti)高質量作(zuo)為文藝作(zuo)品的生(sheng)命(ming)線(xian),用心(xin)(xin)用情(qing)用功(gong)抒寫偉(wei)大(da)(da)時代(dai),不斷推出(chu)謳(ou)歌(ge)黨、謳(ou)歌(ge)祖(zu)國(guo)、謳(ou)歌(ge)人民(min)、謳(ou)歌(ge)英雄的精品力作(zuo),書寫中(zhong)(zhong)華民(min)族新(xin)史詩。要(yao)不斷提(ti)(ti)升(sheng)中(zhong)(zhong)華文化影響力,把(ba)握大(da)(da)勢(shi)(shi)、區分對象(xiang)、精準(zhun)施(shi)策(ce),主動宣介習近(jin)平新(xin)時代(dai)中(zhong)(zhong)國(guo)特色社會主義思想(xiang)(xiang)(xiang)(xiang),主動講(jiang)好(hao)中(zhong)(zhong)國(guo)共產黨治國(guo)理政的故事(shi)、中(zhong)(zhong)國(guo)人民(min)奮斗圓夢的故事(shi)、中(zhong)(zhong)國(guo)堅(jian)持和平發展(zhan)的故事(shi),讓世界更(geng)好(hao)了解中(zhong)(zhong)國(guo)。要(yao)加強黨對宣傳思想(xiang)(xiang)(xiang)(xiang)工作(zuo)的全面領導,旗(qi)(qi)幟鮮明堅(jian)持黨管(guan)宣傳、黨管(guan)意識形態。
生態(tai)(tai)環(huan)境領域宣(xuan)傳(chuan)和(he)動員工作是黨的宣(xuan)傳(chuan)思(si)想(xiang)(xiang)工作的重要(yao)組成(cheng)部分(fen),在推(tui)進生態(tai)(tai)環(huan)境治理體系和(he)治理能力(li)現代化,動員全社會共同(tong)打好(hao)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實現美麗中(zhong)國建(jian)設(she)目標過程中(zhong),具有不可或缺、不可替(ti)代的極端(duan)重要(yao)地位。必須堅持以(yi)習近平生態(tai)(tai)文明思(si)想(xiang)(xiang)和(he)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xuan)傳(chuan)思(si)想(xiang)(xiang)工作的新(xin)思(si)想(xiang)(xiang)新(xin)要(yao)求(qiu)為指導,認真學習、深入(ru)領會、堅決貫徹,推(tui)動生態(tai)(tai)環(huan)境領域宣(xuan)傳(chuan)和(he)動員工作邁(mai)上新(xin)臺階(jie)。
二、深刻把握生態環境領域宣傳和動員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
三年(nian)來(lai),各(ge)部(bu)門(men)各(ge)單位各(ge)條(tiao)戰線堅持以習近(jin)平新時代中國特色(se)社(she)(she)會主(zhu)義思(si)想(xiang)為指引,圍繞“美麗中國,我是(shi)行(xing)動者”主(zhu)題,不斷深化(hua)生(sheng)(sheng)態環(huan)境領域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促進全(quan)社(she)(she)會牢固樹(shu)立社(she)(she)會主(zhu)義生(sheng)(sheng)態文明觀,引導動員社(she)(she)會各(ge)界參(can)與生(sheng)(sheng)態環(huan)境保護(hu),踐行(xing)綠色(se)生(sheng)(sheng)產生(sheng)(sheng)活方式,部(bu)署(shu)開(kai)展(zhan)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de)工作。
中央文(wen)明(ming)(ming)辦在全國(guo)范圍推動新(xin)時(shi)代文(wen)明(ming)(ming)實(shi)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將生態環境保護作為推進志愿(yuan)服(fu)務工作的重(zhong)要領域。教(jiao)育(yu)部(bu)將生態文(wen)明(ming)(ming)建設納入國(guo)民教(jiao)育(yu)體(ti)系,扶持一批生態環保主題研(yan)學實(shi)踐教(jiao)育(yu)基地,鼓(gu)勵(li)學生參與課外實(shi)踐活動。共(gong)青團(tuan)中央以(yi)“美麗中國(guo)·青春行(xing)動”為統(tong)攬,開展保護母親河、“三(san)減(jian)一節(jie)”和(he)垃圾分類行(xing)動,組織青少年踴躍參與生態文(wen)明(ming)(ming)實(shi)踐。全國(guo)婦(fu)(fu)聯以(yi)“綠色家庭”創建為載體(ti),充分發揮婦(fu)(fu)女和(he)家庭在生態文(wen)明(ming)(ming)建設中的重(zhong)要作用。
各部門各單位與生態環境部門密切配(pei)合,全力(li)推進“美麗(li)中國,我是行動者(zhe)”主題(ti)實踐活(huo)動取得積極成(cheng)效(xiao),為(wei)打(da)贏打(da)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建設美麗(li)中國營(ying)造了(le)良好的社會氛圍,提(ti)供了(le)強大(da)的精神動力(li),匯聚(ju)了(le)磅礴的奮進力(li)量。
一是生態文明建設主旋律持續高昂。各地廣泛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參與重大主題成就宣傳。連續舉辦“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討會”,編寫理論學習讀本和實踐案例圖書,開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宣講活動,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熱潮。2019年世界環境日全球主場活動在中國成功舉辦,向國際社會講述中國生態環保故事,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二是生態環境保護正能量廣泛傳播。三年來,各地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制作推出4.2萬多種形式各樣的生態環境宣傳產品,組織開展環境藝術節、文化周等生態文化活動,有的地方還與非遺保護結合,以豐富的文化表現形式傳遞生態文明理念。各地持續深入宣傳《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規范(試行)》,推選最美生態環保志愿者等先進典型,有的地方還聘請環保形象大使,設立省級環境保護政府獎,在全社會營造崇尚生態文明的道德風尚。
三是生態環境輿論主動局面更加強化。全國各省級以上生態環境部門定期舉辦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重點工作進展,回應社會關注熱點問題。主動設置議題,組織媒體記者深入環保一線采訪報道。各地加強網絡環境輿情監測和輿論引導,通過新媒體平臺與網民互動,有的地方還舉辦“環保局長面對面”等活動,為公眾答疑釋惑、解決問題、化解矛盾。全國生態環境系統新媒體矩陣成為公眾獲取權威生態環境信息、表達訴求建議的重要窗口。
四是公眾參與環境保護渠道不斷拓展。四類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深入推進,設施開放單位已達到1239家,累計參訪公眾達8500萬人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各地探索開展云參觀、云開放等線上活動,取得很好效果。有的地方建設生態文明教育展館,創建環境教育基地、科普基地,開通環保主題航班、高鐵,打造綠色主題銀行,不斷拓展宣傳陣地、拓寬公眾參與渠道。
五是社會共建美麗中國熱情顯著提升。各地充分利用六五環境日、生物多樣性日、全國低碳日等重要節點,針對學校、企業、社區、農村等不同群體,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和實踐活動。據不完全統計,三年來,各地生態環境部門組織開展活動近2萬多項,線上線下參與約15億人次,新浪微博#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話題閱讀量達到8.5億次,抖音平臺相關話題視頻播放量達30.8億次。
六是生態環境宣傳工作大格局初步形成。各級黨委政府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的自覺性主動性顯著增強,黨政部門與生態環境部門的宣傳合力進一步加強。上百家社會組織成立“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社會組織聯盟,作家、攝影家等文化藝術界人士積極參與生態文化采風活動和作品創作,大型國有企業主動開放環保設施,越來越多人參與傳播生態文明理念,做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信仰者、踐行者和傳播者。
與(yu)此同時,進一步做好生態環境(jing)領域宣傳和動員工作依然(ran)面臨著巨大(da)壓力和挑戰。
一是環境污染和生態保護的嚴峻形勢未根本轉變。雖然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但是成效并不穩固。需要引導全社會正確認識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艱巨性、長期性和復雜性,堅定建設美麗中國的決心和信心。
二是綠色生活方式的形成需要一個長期過程。一方面,一些沿襲已久不綠色、不環保的生活方式有其慣性;另一方面,一些新出現的生活方式在為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帶來了一定壓力。
三是生態環境輿論形勢復雜嚴峻。在國際上,美國等西方國家惡意歪曲、肆意抹黑我國生態環境問題,意圖煽動負面情緒,意識形態領域斗爭愈發激烈。在國內,“環保影響經濟、民生”等言論時而陳渣泛起,輿論引導任務依然艱巨。
四是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對宣傳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新媒體的出現對傳統傳播格局帶來了巨大改變,媒體融合正在加速,而隨著大數據、5G等新的傳播技術飛速發展,信息內容形態、傳播方式等也正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對生態環境領域宣傳和動員工作產生深遠影響。
三、謀劃開創新時期全民參與美麗中國建設新局面
“十(shi)(shi)四五”期間,宣(xuan)傳(chuan)和(he)(he)動(dong)(dong)員(yuan)全民參與美麗(li)(li)中國(guo)建(jian)設,必須堅持(chi)以(yi)習近平新時(shi)代(dai)中國(guo)特色社(she)會(hui)主義思想以(yi)及黨的十(shi)(shi)九大(da)和(he)(he)十(shi)(shi)九屆二(er)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hui)精神為指導,圍繞大(da)力(li)宣(xuan)傳(chuan)習近平生態(tai)文(wen)明(ming)思想這(zhe)一核心任(ren)務,不斷(duan)提升宣(xuan)傳(chuan)工作水平,著(zhu)力(li)推動(dong)(dong)構建(jian)生態(tai)環境治理(li)全民行動(dong)(dong)體系,更廣(guang)泛地動(dong)(dong)員(yuan)全社(she)會(hui)參與生態(tai)文(wen)明(ming)建(jian)設,推動(dong)(dong)形成人人關心、支持(chi)、參與生態(tai)環境保護(hu)的社(she)會(hui)氛圍,為持(chi)續(xu)改善生態(tai)環境質量、建(jian)設美麗(li)(li)中國(guo)夯實穩固社(she)會(hui)基礎。
一是深化重大理論研究宣傳。充分調動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聞媒體等力量,加強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系統研究,深度挖掘和準確把握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豐富內涵。組織開展學習交流研討,推動全社會形成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濃厚氛圍。組織策劃大眾化的理論宣講活動,強化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宣傳闡釋。加大典型宣傳力度,針對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典型案例和生動實踐,組織策劃專題宣傳報道。通過線下線上多種渠道,推進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進一步深入人心。
二是持續推進新聞宣傳。加大對生態文明建設政策舉措、進展成效的信息公開力度,規范優化新聞發布工作,加強新聞發言人隊伍建設。主動曝光阻礙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突出問題,及時通報負面典型案例,有效運用媒體監督和社會監督手段,形成輿論監督合力。加強與新聞媒體的互動,主動設置議題,組織策劃好伴隨式采訪和主題采訪,增強新聞報道的針對性和感染力,增進輿論引導的協同性和有效性。加強輿情監測和分析研判,提高對重大輿情分析研判的質量,準確把脈公眾關切熱點,有針對性做好熱點回應。加強網上輿情引導與網下問題處置的協調同步,形成規范有序的工作機制。
三是創新開展社會宣傳。推進生態文化建設,加大生態環境宣傳產品的制作和傳播力度,賦予宣傳產品更多文化內涵,從注重宣傳產品數量到提升宣傳產品質量轉變。鼓勵文化藝術界人士積極參與生態文化建設,加大對生態文化作品創作的支持力度。創新推廣形式,深入宣傳《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規范(試行)》,培育生態道德,傳播生態價值理念。加大先進典型選樹和宣傳力度,發揮榜樣示范和價值引領作用。結合六五環境日等重要節點,圍繞人們的衣食住行游等方面,組織開展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實踐活動,引導公眾形成踐行綠色生活方式的行動自覺。
四是不斷改進新媒體宣傳。加強全國生態環境政務新媒體矩陣建設,完善新媒體內容發布、排名、獎懲等機制。不斷提高政務新媒體信息發布時效、發布頻次、原創水平和內容質量,增強發布信息的形式多樣性、內容可讀性、公眾閱讀量、網絡傳播度和社會影響力。適應分眾化、差異化傳播趨勢,探索將生態文化與流行文化有機結合,開發推介類型多樣的新媒體宣傳產品。跟進5G時代傳播特質與規律,探索運用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等新技術新產品,拓展宣傳渠道,創新方式手段,保持生態環境宣傳和動員工作的生命力。
五是穩步加強環境教育。推進生態文明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強化生態環境保護師資隊伍建設,從小培養青少年生態文明行為習慣。完善生態環境保護學科建設,加大生態環境保護高層次人才培養力度,推進環境保護職業教育發展。積極推進生態文明教育法律規范建設,有力推動全民生態文明教育工作。推進生態文明教育進家庭、進社區、進工廠、進機關、進農村,加大各類人群的知識和技能培訓,提升環境法律意識和科學素養。積極引導、因地制宜建設各具特色、形式多樣的生態文明教育設施,發揮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和社會服務功能。
六是廣泛推動社會參與。動員和引導企業積極參與生態價值理念和生態文化傳播,主動履行企業環境治理主體責任,不斷探索創新綠色發展方式。繼續推動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拓展開放領域和范圍,提高開放頻次,豐富開放方式,提升開放效果。加大對環保社會組織的引導、支持和培育力度,推動環保社會組織提供環保公益性服務邁向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科學化,提升參與現代環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發展壯大生態環境領域志愿服務力量,建設省、市、縣三級生態環境志愿服務隊伍,有針對性地給予民間志愿服務組織政策和資金支持,打造流程化、機制化、可重復、能持續、易推廣的志愿服務項目。充分發揮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及行業協會和商會的作用,壯大生態環境保護統一戰線,推動構建生態環境宣傳工作大格局。
四、努力提升宣傳和動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生態(tai)環(huan)(huan)境(jing)(jing)領域宣傳和動員工作是一(yi)項專業性很(hen)強的政(zheng)治工作,任務艱巨(ju)、責任重大,必須旗(qi)幟鮮明講政(zheng)治,堅定政(zheng)治立場(chang),扛起政(zheng)治責任,牢固(gu)把握生態(tai)環(huan)(huan)境(jing)(jing)宣傳工作正確的政(zheng)治方(fang)向,要強化干部隊(dui)伍(wu)建設(she),不斷改進工作作風,提升(sheng)工作能力和水平,切實增強工作效果,推(tui)動美(mei)麗中國建設(she)取得新的更大進展。
一是加強黨的領導。生態環境領域宣傳和動員工作是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折不扣落實黨中央對宣傳思想工作的決策部署,切實承擔起宣傳工作主體責任。各級生態環境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要帶頭抓宣傳,把宣傳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研究解決宣傳工作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在資源調配、資金支持、隊伍建設等方面給予有力保障,為宣傳工作信息化建設提供必要的保障。
二是抓好隊伍建設。做好宣傳和動員工作,關鍵是要有一支高素質的干部隊伍。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強化宣教機構設置,優化配置宣傳干部隊伍,加大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全面提升宣傳干部隊伍的專業素養和專業能力,打造一支“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生態環境宣傳尖兵。要配有專門的工作力量,確保黨的重大理論、重要政策切實傳遞到基層群眾之中,在基層落地生根,強化基層生態環境社會治理能力,打通“最后一公里”。
三是改進工作作風。堅決杜絕宣傳工作中的形式主義,要加強調查研究,出臺政策、制定方案要符合基層工作實際,反對假、大、空,力戒飄、虛、浮,將工作落實落細。不搞“一陣風”,不僅僅在六五環境日等重要時間節點搞宣傳,要將工作落入日常、抓在平常。防止表面文章、場面熱鬧,不自說自話、自娛自樂,真正帶動社會公眾參與進來,取得實實在在效果。
四是勇于探索創新。加強對公眾喜愛的宣傳方式的研究,善于將專業性的術語轉換為群眾聽得懂、樂意聽的語言,不斷增強工作的感染力和傳播力。加強對新形勢新問題、新技術新手段的學習研究,順應時代潮流和社會發展變化,加強理念創新、手段創新,大膽探索嘗試創新工作方式,主動設置議題,不斷提升工作水平,努力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要,為公眾參與創造更好的條件。
來源:《環境保(bao)護》雜(za)志
相關新聞